登陆

打破旧观念:反思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成功学在AI时代的适用性

author 2025-02-21 7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科技创新A股美股

本文回顾了作者2016年发表的文章《观念总是用来打破的》,并结合2024-2025年DeepSeek等科技创新事件,以及A股、美股市场表现,对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成功学等传统投资理念进行了反思。

作者首先指出,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美国在AI领域的技术垄断,并引发了欧美机构对中概股和A股的重新评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的提升也正在挑战西方国家长期依赖技术垄断和品牌溢价获取超额利润的模式。作者认为,年轻一代是科技创新和观念革新的主力军,他们打破了传统观念,推动了技术进步。

接下来,作者对价值投资理念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他指出,巴菲特所倡导的价值投资标准(毛利率≥40%,净利率≥5%,ROE≥15%)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公司,尤其是在科技股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高成长性的公司初期估值过高,无法满足价值投资的标准。作者还分析了巴菲特投资组合的实际表现,指出其长期跑输标普500指数的情况,并对美股和A股市场上高估值公司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作者接着讨论了长期投资理念。他指出,美国股市上市公司退市率高,企业生命周期较短,长期投资面临着公司退市、主营业务萎缩等风险。同时,经济周期也会对长期投资带来系统性风险。作者还分析了A股市场十年十倍股的占比持续下降以及黄金市场长周期波动的情况,进一步佐证了长期投资的不确定性。

最后,作者探讨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说法在资本市场上的适用性。他通过对基金投资业绩的统计数据表明,长期保持优异业绩的基金比例很低,成功的持续性并不高。作者认为,资本市场更像是一个概率游戏,运气在其中扮演着一定角色。同时,作者还对中美股市的交易结构和机构投资业绩进行了比较,指出A股市场中小市值股票的交易活跃度高,而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配置大市值股票,导致业绩难以提升。

文章的结尾,作者强调,在AI时代,观念的打破和更新节奏将会加快,投资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同时,作者也提醒读者,即使是看似成功的科技企业,也可能面临盈利增速下滑的风险,投资者需要保持谨慎和客观的态度。

请发表您的评论
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