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卓胜微(300782)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回复了投资者关于公司射频滤波器芯片及模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进展、以及扩建射频芯片制造产线等问题。
核心问题一:再次募资扩建射频芯片制造产线的原因
卓胜微表示,本次扩建项目并非此前募投项目的简单重复,而是必要的补充和完善,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定制化和高端化模组产品需求。这与公司对射频前端模组市场广阔前景的判断相符。QY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射频前端模组市场规模约为265.40亿美元,未来仍有增长空间。
卓胜微认为,国产替代需求的增长和公司自身技术优势是其扩产的驱动力。一方面,5G技术核心射频前端芯片及模组的国产替代迫在眉睫,产能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持续研发,实现了产品快速迭代,推出更具定制化和模组化的产品,从而拓展高端市场,扩大与主要客户的合作,提升市场份额。
核心问题二:滤波器技术突破、专利纠纷及产能利用率
有投资者质疑公司滤波器技术突破迟缓,高端MAX-SAW产品存在专利问题,导致产能不足,无法覆盖折旧成本,甚至在三星和华为的项目中均未取得成功。
对此,卓胜微回应称,公司已实现滤波器产品品类的全面布局,并实现了集成自研自产的高端滤波器模组产品的大规模放量。同时,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布局,构建专利壁垒。此外,公司否认了收到村田制作所关于MAX-SAW产品专利纠纷的诉讼或仲裁通知。
深入分析与行业观察
卓胜微的回应体现了其对射频芯片国产替代趋势的积极应对,也反映出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的信心。然而,投资者提出的质疑也值得关注。射频滤波器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如村田制作所占据显著优势。卓胜微能否在技术突破和专利保护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最终提升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
区块链技术的潜在应用
虽然此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并未直接涉及区块链技术,但我们可以设想其在射频芯片产业链中的潜在应用:
总而言之,卓胜微的未来发展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策略,也与整个射频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和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或许能为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带来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