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激光雷达第一股要凉?海创光电IPO背后的惊天秘密!

author 2025-03-23 14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以太坊DeFiNFT元宇宙Web3

海创光电科创板冲刺:光鲜业绩下的隐忧

福建海创光电,一家正试图敲开科创板大门的激光雷达公司。招股书里描绘的业绩增长曲线,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仔细翻阅,却发现这光鲜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不少问题,甚至可以说,暗流涌动。

命悬一线的客户依赖症

先说这客户集中度,简直高得让人心惊。2022年,前五大客户贡献了海创光电超过六成的营收。更要命的是,图达通和Luminar这两家,几乎包揽了其激光雷达业务的全部收入。这就像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篮子翻了,后果不堪设想。

今年上半年,噩梦似乎开始应验。图达通引入了新的供应商,Luminar的订单交付量也不如预期,直接导致海创光电营收同比下滑超过两成,净利润也跟着遭殃。这种对单一客户的过度依赖,暴露出公司业务模式的脆弱性。说白了,客户爸爸打个喷嚏,海创光电就得感冒发烧。

降价换增长:饮鸩止渴?

为了刺激销售,海创光电似乎祭出了“降价”这把双刃剑。短期来看,收入确实上去了,但毛利率却一路下滑,从2020年的40.32%跌到了2022年的31.98%。尤其是激光雷达业务,毛利率竟然只有区区27.39%。这让人不禁要问,这么低的毛利率,到底还能有多少利润空间?

更令人担忧的是,研发费用率也在逐年下降,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就像一个长期跑步的人,为了追求速度,不仅降低了补给,还减少了训练。短期内或许能看到效果,但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公司的耐力和竞争力。

这让人想到一个词:薄利多销。但问题在于,高科技行业,尤其是自动驾驶领域,靠低价竞争能走多远?长远来看,这种策略无疑会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路线的豪赌:是机遇还是陷阱?

自动驾驶技术路线之争,一直是行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一边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纯视觉方案”,另一边则是以激光雷达为主导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海创光电选择了后者,并且押注了1.5µm波长的激光雷达产品,占据了公司八成的收入。

这就像一场豪赌,赌对了,就能迎来爆发式增长;赌错了,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如果未来“纯视觉方案”成为主流,或者其他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崛起,海创光电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财务数据的警报:应收账款与存货的双重压力

财务数据,是企业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海创光电的财务状况,似乎也在拉响警报。

截至2022年底,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高达2.44亿元,同比增长98.27%,远超同期营业收入的增速。这意味着,公司在收款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这些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将会形成坏账,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

与此同时,存货也在持续攀升,且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增加。这表明,公司在库存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潜在的库存积压问题不容忽视。

股权结构的隐患:潜在的回购风险

海创光电的股权结构,也存在一些隐患。实际控制人凌吉武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28.44%的表决权,持股比例相对较低,增加了治理结构上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上市失败,85岁高龄的股东王洪瑞或将与凌吉武共同承担回购义务。这不仅增加了IPO的复杂性,也可能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总而言之,海创光电的科创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光鲜的业绩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客户依赖、毛利率下滑、研发投入不足、技术路线选择、财务数据压力以及股权结构隐患等等,这些都给其IPO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能否成功闯关,还有待时间检验。

请发表您的评论
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