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疗器械板块经历了业绩下滑,但一系列利好政策为其复苏带来了希望。2025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设备更新政策,将加速创新产品上市,并释放巨大的市场空间,迈瑞医疗统计显示,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市场空间超过240亿元。虽然短期内政策难以直接提升公司业绩,但能够修复市场预期,并推动行业需求复苏。
2024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整体表现低迷,医疗器械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27%。龙头企业迈瑞医疗的收入增速也明显放缓。迪瑞医疗等IVD企业也面临着出厂价下调、毛利率降低和费用增长等压力。这主要是因为2022年高基数效应、医疗设备招标不及预期以及费用刚性增长等因素导致。然而,迈瑞医疗在三季报交流会上表示,9月医疗设备招标回暖,专项债发行加快,医院资金压力有望缓解,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将重回增长轨道。
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国产化和国际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国产企业在成本和产品创新方面具有优势,集采政策也推动了国产化进程。同时,中国企业凭借稳定供应链和成本优势,加快了出海步伐,在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均有布局。
值得关注的两条赛道是:一是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和国内需求复苏的医疗设备和耗材,如医学影像、放疗设备等;二是长期看好的出海方向,包括IVD、医疗设备、低值耗材等。短期内,建议关注产能已实现出海、关税风险小的细分领域;长期来看,随着关税政策落地,具备出海经验的企业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截至2025年1月19日,医疗器械板块PE估值29.57倍,处于底部区域,具备一定安全边际。未来,国内经济复苏和政策催化将推动医疗器械板块复苏,国产企业出海道路也将越走越宽。